慧聪涂料网讯:2014年12月4日广州涂料展期间,水性平台发布了《中国乘用车用水性涂料市场研究报告》,该报告由水性平台出版,由陈红女士担任讲课嘉宾,她是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的副秘书长,及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水性涂料分专业委员会(简称:水性平台)的副理事长,同时也是制定报告的负责人。报告发布活动在展会Hi-tech讲座区域举行,现场得到高度关注及积极参与。
此报告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解中国乘用车制造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中国乘用车涂料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乘用车水性涂料现状和发展趋势。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
轿车、SUV、MPV、交叉型乘用车用涂料
乘用车现有涂装线用水性涂料概况(包括底漆、中涂、面漆、清漆)
乘用车相关零部件用水性涂料的概况
GDP的增长是汽车行业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首先,陈主任介绍了中国汽车产销量市场。据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产量和销量较为平衡。纵观市场,汽车产销量从2009年的1300多万辆到2013年2200多万辆,仅用了4年时间。其中乘用车产量从2009年的1000万辆左右,2013年增长到1800万辆左右。在这其中,轿车又是乘用车产量的主力军,占乘用车70%左右,产销量从2009年的750万辆,到2013年突破1210万辆。MPV在乘用车中份额最少,2009年只有25万辆左右,2013年产量突破百万辆。交叉型乘用车近5年增长呈下降趋势,从2009年的200万辆跌至2013年只有160万辆左右。SUV近5年增长呈上升趋势,从2009年65万辆增长至2013年的300万辆,超过交叉型乘用车。近5年乘用车市场高速发展的驱动因素包括GDP、售价、政策和城市化步伐。2013年人均GDP接近2008年的2倍,GDP的增长是汽车行业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水性涂料是乘用车涂料发展方向
其次,陈主任重点介绍了中国乘用车涂料市场。乘用车涂料主要品种包括:原厂漆、修补漆、零部件漆和PV抗石击漆,比例分别占约50%,20%,15%,15%。车身原厂漆占乘用车涂料最大份额,其次是修补漆,零部件涂料和抗石击涂料相当。随着近5年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近5年原厂漆增长率起伏也较大:2009年、2010年增速较大,达到58%和35%,2011年为2.6%,2013年增长率得到15.9%。2009年乘用车车身原厂漆从20万吨左右增长至2013年36万吨,在未来5年将以7%-8%左右的速度增长。
乘用车车身原厂漆车身原厂漆部分,电泳漆占最大份额,其次是色漆,中涂与清漆相当。乘用车涂料的发展方向是水性化、粉末化和高固体化。其中,由于粉末涂料不能像液体涂料那样可以迅速换色,今后粉末涂料在汽车车身上应用难度较大,在汽车零部件上将会有一定的应用。高固体分涂料由于其施工性能及所需的施工条件与现有溶剂型涂料基本相同,原有的涂装线不需进行大的改造就可以使用。因此,为了降低VOC的排放,适应环保要求,许多汽车厂开始使用高固体分涂料。由于高固体分涂料采用低黏度树脂,易产生流挂,交联活性低、自聚反应少、固化过程不易控制,因此固化过程控制和流挂控制是高固体分涂料的两大技术关键。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水性涂料是未来的方向。
中国乘用车中涂、底色漆水性化已达35%
2013年的乘用车车身原厂漆的产量是36万吨,电泳漆占最大份额,其次是色漆,中涂与清漆相当。由于电泳已经全部水性化,而清漆又以油性为主,因此乘用车水性化比例以中涂、底色漆为市场依据,通过计算,中国乘用车中涂、底色漆水性化已达33%,并预计未来四年内,中国境内制造的车辆使用水性涂料的比例将从现在的33%上升至60%。乘用车水性涂料增长的驱动因素,第一是政策驱动。第二,主机厂的责任,主机厂的社会责任,对绿色环保概念的认识已经得到多数主机厂的认可。第三,水性漆技术已成熟,目前掌握汽车水性原厂漆技术的国外大公司,在国外多年的应用经验。第四,收益,水性漆已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好处——符合环保大趋势、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生意机会。从被调研的主机厂的水性涂装技术体系,可以看到:1)涂装线采用水性漆工艺较普遍。2)工艺流程更短,低能耗和更低运行成本的新的精益涂装工艺(水性的3C1B工艺,免中涂工艺)将是未来主流。
水性营造健康生态,平台成就绿色产业。水性平台会每年发布《中国水性涂料市场研究报告》,报告领域包括家具、交通运输行业含乘用车、商用车、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去年2013年,水性平台已发布了《中国水性工业木器漆市场研究报告》,今年2014年,发布《乘用车用水性涂料的市场调研报告》,明年2015年,会继续发布家具和其他领域的报告,我们将努力打造成为水性行业的可靠信息和资源分享的平台,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志企业的加入,一起推动水性市场的发展。
如需获取报告,请联系水性平台秘书处:郭小姐,邮箱:Cathline.guo@dsm.com。
特别感谢来自各界包括主机厂、涂料企业、原材料企业、协会机构、行业专家等对这个报告的研究工作做出的贡献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