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四川家具  软体家具  2015家具  明珠  办公家具  家具品牌  家具  涂料无味才安全  红木家具  四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头条关注 » 正文

智能家居需重视“用户体验与参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01  来源:新浪家居  浏览次数:84
核心提示:随着家电和互联网主流企业纷纷加入,智能家居的商业模式越来越清晰,标准的制定也有了可参考的案例,未来厂商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如何获得更大的标准话语权上。而主流厂商推动的智能家居普及潮,也最终会让消费者在价格和服务方面获得实惠。
  在办公室、在路上,用手机控制家里的家电,将不再是科幻片里才能看到的情形。在“互联网+”模式的推动下,智能家居近来成为继智能可穿戴产品后又一个“热词”,互联网巨头和家电巨头纷纷加入。   就在近日,海尔和苏宁联合宣布全面升级战略合作,海尔40多人的线上团队集体入驻南京苏宁总部。两大企业联手的一大重点领域便是智能家居。“苏宁超级智能APP即将推出,而海尔正在全面推广的U+智能平台计划与苏宁智能APP不谋而合,双方计划全面打通两大产品,在智能家居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苏宁云商(002024,股吧)运营总部执行总裁李斌说。   从去年之前还是风险投资介入的创业行为,到现在智能家居一夜之间成为热点,家居家电这个传统的领域正在发生智能化的蜕变。也是在日前,格力电器(000651,股吧)董事长董明珠突然宣布格力手机已经制作完成,并投入使用。对手机端的把控,或将成为格力布局智能家居战略的开始。   除了海尔、格力,其他家电厂家也不甘落后。比如,美的集团打造的M-Smart系统将建立智能路由和家庭控制中心;TCL推出的北斗空调,用户只要将手机等智能终端安装上APP,即可登录TCL空调智能云网络服务器,对空调进行远程操控。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推动,未来家电产品将成为互联网终端应用入口。”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说,“跨界合作,是智能家居产业的一大特点。无论是海尔、美的、创维等传统家电大佬,还是苏宁、京东、360、乐视等互联网新贵,或推出智能系统和产品,或主推和参与搭建智能平台,一场智能家居的圈地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   “互联网+”的效力正在迅速显现。小米通过认购美的集团1.29%股份与其达成战略合作,在智能家居、电商平台、物流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魅族科技正式宣布完成首轮6.5亿美元融资,与阿里巴巴和格力、美的同量级的家电企业海尔达成战略合作,共谋智能硬件生态圈。4月份,苏宁推出的智能空调和智能烤箱将率先面市。记者了解到,苏宁还将陆续推出基于用户大数据定制的可由APP控制的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彩电、智能空调等各种智能化家电产品。“最近,我们还与中国联通(600050,股吧)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发力智能家居产业,双方将在互联网电视购物、家居智能、家庭互联网等领域展开新一轮合作。”李斌说。   业内人士也提醒,智能家居产业应避免“企业很热闹、用户看热闹”的尴尬局面。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用户对智能家居的感兴趣程度高达95.2%,但有87.5%的用户对智能家居产品不满,表示跟预期完全不符、或低于预期。“目前的智能家居主要集中于开关整合上,对于用户真正的需求却没有切实把握。产品功能的实现务必要建立庞大的数据库,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总结,梳理一定的行为模式,围绕产品体验问题来满足用户需求。”陆刃波说。   标准混乱也是智能家居行业公认的事实。今年两会期间,小米董事长雷军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案,建议“加快制定智能家居行业标准,以促进智能家居产业健康发展”。因为,目前多家企业都在开发自己的系列产品,在统一标准出台之前,各家的智能产品是否能够互相兼容尚不可知。用户家中有不同厂商生产的智能家居产品,如果没有兼容并包的智能应用控制平台和统一的物联网标准协议,用户将不得不对这些产品分开管理,令智能家居生活体验大打折扣。   在家电行业观察员刘步尘看来,随着家电和互联网主流企业纷纷加入,智能家居的商业模式越来越清晰,标准的制定也有了可参考的案例,未来厂商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如何获得更大的标准话语权上。而主流厂商推动的智能家居普及潮,也最终会让消费者在价格和服务方面获得实惠。   业内人士指出,智能家居产业商机巨大。未来三年,随着互联、物联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各层面品牌的高度参与、用户接受度的逐渐提高,智能家居产业将被逐渐催熟。至2020年,智能家电的生态产值有望突破万亿,智能家居的产值规模更是不可估量。而要布局如此巨大的智能市场,家电企业必须告别单打独斗,选择相互合作,家电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将会形成优势互补,这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四川省家具制造业协会《章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蜀ICP备15000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