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乡村 住在乡下不是一件浪漫的事 ▪ 爱 果果的苹果肌是最好的回报 ▪ 家 住在乡下,心随境迁 和柴静一样,苏燕也是因为孩子才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身为杂志主编,她曾经跑遍了北京的角角落落,并不在意呼吸充满尘土和尾气的城市空气。 直到有一天,她的小女儿果果开始咳嗽和频繁发烧,她才意识到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有多么糟糕。在丈夫毛继晖的鼓动下,苏燕终于决定把家搬到北京东北方一百里开外的乡下去。尽管面临着巨大的通勤压力,可是苏燕说这家搬得很值得,因为“这是送给果果最好的礼物”。

幸福的一家三口

苏燕夫妇为了孩子在离北京一百多里的乡下打造的家 住在乡下不是一件浪漫的事 自从苏燕把家搬到了乡下,她的朋友们也开始纷纷考虑去乡下住的可能,对此,苏燕的建议是:“不要认为住在乡下只是一件浪漫的事,从找房子、改造,到适应乡村生活,都需要人力物力上的很大付出。” 作为设计师的毛继晖自己负责了房子的改造。他说自己在工作中总是不得不使用过多的装饰,这次对自己家的设计,他终于可以保留清水混凝土的地面和墙面,还将屋顶上的吊顶拆了,露出质朴的人字梁,层高一下子多出一米多。而毛继晖最得意的空间是打开房子一侧的外墙,添加出来的厨房和果果的游戏角。

精心布置的桌子

厨房一角





苏燕夫妇为孩子精心打造的乡村田园家 完全用混凝土新浇筑出来的房间保持了房屋原来的人字屋顶结构,简洁、现代,却并不突兀,连斑驳的横梁都没有用腻子刮过,素面朝天。果果的游戏空间就在厨房和客厅的中间,她抬起头就可以看见在厨房做饭的妈妈或是在客厅看书的爸爸。阳光透过朝南的落地玻璃窗洒满了整个游戏空间,而果果就最喜欢在这片光亮中滚来滚去。





房子里处处充满生活的诗意 另一件令毛继晖得意的事是,他将原先被水泥封住的院子敲开,挖出了一片可供种植的“田地”。苏燕说自己当初被这间房子吸引,就是看中了院子里的几棵大李子树和樱桃树。“燕儿比较喜欢园艺和花艺,这也算是圆了她的一个梦。”毛继晖笑着说。








完全适应乡下生活的果果在院子里玩耍 尽管如此,记者依然有一个担心:果果在乡下会不会找不到可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苏燕笑说,自从他们搬到了乡下,几乎每周都有朋友带着小孩过来一起过周末。因为家里的空间大,孩子们甚至可以在屋里溜旱冰。终于不用费心照看孩子的大人们则拿出各种讲究的炊具,开始做起平时没有时间做的拿手菜。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朋友们能暂时逃离北京尾气和噪音的伊甸园。 住在乡下,心随境迁 虽然从前年就开始设计改造,可是苏燕一家和新房子的“磨合”并没有结束。在刚过去的冬天里,最麻烦的事情莫过于取暖。屋子在改造时装了地暖,但是事实上加热效果并不太好,只好在客厅里临时加装了壁炉。因为是意料之外的设计,毛继晖没有给壁炉管道留下空间,安装时颇费了一番周折。记者采访当天,正好遇上拿出去维修的壁炉被送回来重装,几个工人费了半天劲,还是没有成功。毛继晖说这点麻烦还算是小的,农村的房子不通天然气,烧地暖要靠自己烧煤,“这才是真正的技术活”。 可是这些麻烦在爱生活的人眼里,也不妨是生活的小情趣。“我们现在已经渐渐喜欢上了围着壁炉,一堆朋友一起加柴的感觉。”苏燕说。“这大概是因为我和毛毛本来就是喜欢远足,热爱自然的人。对于我的一些本身就是‘城市动物’的朋友来说,这样的生活很难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