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23日,“2015中国智慧家庭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上演,现场除了构成智慧家庭生态系统的各领域企业参展外,还成功地举办了“智慧家庭高峰论坛”,论坛上,来自房地产界的巨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筑研究中心的副总经理时宇带来了题为《万科对于智慧家庭与智慧社区的期盼》的精彩演讲。本文根据演讲嘉宾现场演讲内容整理,未经演讲人本人审核。 很荣幸地接受了思锐达传媒的邀请来参加今年的“2015智慧家庭高峰论坛”,在这儿我将谈一谈我个人对智能家居或者智慧家庭的一些思考。目前正在从事智慧家庭,或者说是智慧生态圈的企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白电企业,或者是做智能单品的企业。这一类企业做智慧家庭是从硬件角度出发先做硬件互联,再做智能单品,再做家电平台。还有一类就是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的概念是可能前期不考虑盈利,但是需要把客户先导到平台上来,所以互联网企业更多搭的是在做平台。 智慧家庭现状与发展趋势 不管做硬件还是做平台,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的客户在哪里?这两年智能家居、智慧家庭、智能服务成为了一个非常热的话题,也有很多人前赴后继地投入到这个行业,很多公司估值水平也非常高。但是,目前看来,智慧家庭系统的解决方案其实还没有在普通客户中间得到很好的落地。可能有个别的单品解决了某些痛点的需求,成为了爆款,但是完整的解决方案其实还没看到,这是我看见的目前的市场现状。总结来说,智能家居硬件产品如果没有智能的、远程的控制,单纯只是想着加以“智能”二字的话,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接下来这个纬度是用语音、动作来控制硬件,现在像讯飞、百度都在研究语音控制,还有很多伙伴也在研究其他的智能控制。万科跟博联也有一些控制方面的合作。 再往下发展,我个人认为是植入和识别,当然这个说的比较远,人是不是未来一定需要手机?可能不需要,未来可能只需要植入一个芯片,这个芯片是和我终身绑定的二维码,但是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植入芯片是个问号,但是如果往这个方向发展,当然最后是意识控制和完全的智能控制。 基于用户需求打造集成化智慧家庭 对于万科来说我们更愿意看一下我们的客户在哪里?不同客户面临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场景,包括他的生活模式其实有非常大差异。比如说有老人的家庭,可能所有的和家里小孩相关的大多数活动,都是老人来处理的。老人在家里白天在哪儿、晚上在哪儿,直接决定了智能家居到底为谁服务。有很多智能家居产品看起来是年轻人买的,但是可能年轻人大多数时间不在家,是提供给老人用的,这时如果这个智能家居不够智能,可能他就会沦为一个摆设,这些都是基于用户角度来考虑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用户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六项:1、安防;2、便利;3、认知;4、交互;5、数据;6、健康。 12年前我编了一本标准叫《万科住宅智能化设计标准》,当时这个标准就是以安防为基础。到今天为止我看到外边还有很多企业在谈安防,为什么过了12年,我们还在谈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到底对我们的家庭意味着什么? 国外的建筑是house,但是中国不一样,中国由于存在中间环节“物业管理”,物业管理采用用人防和物防代替了很多技防手段,所以导致家庭里的很多安防技术措施,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伪的需求。另外一点,我们能不能把安防产生的数据给到我们的客户,给到其他领域来用于控制。比如说比较常见的灯光、开关、插座、影音领域。当然目前已经有很多伙伴往这个方向走了,门磁、窗磁和灯光联动,或者和空调联动。这些都是把安防的数据取回来给到控制,这就有可能实现环节于数据的打通。 当然除了安防,还有便利需求。人其实很懒,如果能解决人便利的需求,也可以被消费者认可。比如清扫需求、衣物需求、收纳需求等等。举个例子女人早晨起来的时候非常纠结,我今天早上穿哪件?但是如果我有一个智能的衣柜可以去和用户的需求结合,和外边的天气结合,告诉用户该穿哪几件衣服更合适,这个就是真正的需求。 为什么会举衣柜的例子?因为我们是开发企业,开发企业对什么东西最关心?无非就是这么几点:1、集成化。因为只有集成化的智能家居才会对开发企业有利。凡是可变化的,比如说小米盒子,或是智能插座,其实市面上很多人能做,不一定需要开发企业,但是收纳空间、卫生空间、厨房空间、视听空间等,这些是开发企业一次性装修配到位的,那它可能变成开发企业关注的话题,这些都是集成化的。另外一点是功能化,哪些功能是客户的痛点,哪些就是我们要解决的。是不是真的能实现用人脑,或者用远程的“智慧大脑”控制,如果能实现,那对客户才有意义,如果只是监只是控,对于普通客户来进,尤其是对于万科的客户来讲,因为我们客户大多数是首改客户和再改客户,他们需求远远没有到我非得用一个手机APP来控制灯光、窗帘关等等。 再有休闲,以阅读举例,中国小孩近视率非常高,这是由于我们家里存在很多电子产品,还有一点原因是因为我们的阅读习惯是不对的,阅读空间的环境也是不对的,灯光配置是不合理的,强度不太够。有没有可能提供一些智能的阅读空间,我相信它可能对于有小孩的家庭来说,是一个本能的需求。 再谈谈健康,健康有以下几个纬度:1、健康空气,这个以前在跟深圳智慧家庭协会蔡锦江秘书长交流时经常提到,因为万科从前年开始推广新风系统,去年我们也开始上我们的除PM2.5的新风系统,在推的过程当中发现一个问题,推是推了但是客户没感受。今天我看到智慧家庭博览会有一些企业也在做类似检测的设备,这是一个非好的现象。客户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时候要开这个东西?开了这个新风系统到底有用没有?家里空气好还是不好?你告诉我开了新风系统室内是35微克,室外是500微克,但是实际真正的结果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如果把这两个东西联动起来,能够把控制和检测手段结合起来,将是是很好的点。当然也可以做另外一件事情,家里头只做提醒,在小区只设一个PM2.5检测站,用APP推到每个人手机上,就可以告诉用户今天室外500微克你要关窗你要开新风。 2.睡眠环境,我知道有很多企业在做智能的睡眠空间,比如说睡眠的时候把灯打暗,然后播放舒缓音乐,配熏香,辅助用户睡眠。其实还有两类人,不能靠这种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去解决,一是小孩,二是老人。 有认知需求的人群无非就是老人和儿童,我们的认知能力包含分别针对知觉、嗅觉、味觉、听觉等等需求的。其实人和机器人是一样的,所有外界能看到听到触碰到的器官就是传感器,大脑就是判断中枢,四肢就是执行器。小孩有语言的学习需求,能够增强小孩学习能力的产品目前做的人并不太多。另外,有些患有特殊疾病的老人也有认知需求,比如老年痴呆等症状,他们需要在家庭里有一些交互能够帮助他们恢复,不见得能够完全恢复,可能是能够改善的,能够辅助他们学习的一些东西,我相信在中国的市场针对认知这部分一定有巨大需求。 然后是社交,社交一定是一个可能将来在智慧家庭里的爆点,我们现在看微信,微信只解决了我们在手机层面,但没有解决我们面对面的问题。人更愿意面对面的交互,面对面的交流。 数据问题涉及到隐私、管理、存储等非常重要的点,智慧家庭的数据不只局限于家庭,还有大楼、物业、设备管理、能耗管理等等。如果结合上人工智能,未来会有以下几个趋势:计算机能不能主动判断事件属性?随着计算机的学习能力的增强,人工智能对于语音、语意的判断也会越来越强。 结语 我们今天还在谈的智慧家庭其实还只能说是智能家居,但是未来是不是可能会用机器人替代一些产品?因为很多功能是不需要人做的,机器人可以替代大量重复劳动的问题,而未来如果机器人足够的人工智能,那就不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智慧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