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石材产业一贯与环保背道而驰。“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产业”帽子从石材产业起步伊始便不曾摘掉。环保之于石材产业,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铁腕:中央环保督查+地方环保整治
早在2015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环境保护督查方案》之后,被称为“环保钦差”的环保督察组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猛烈的环保风暴。与此同时,各地政府本着“重拳治污”、“环境污染零容忍”的态度,也大力开展环保整治行动。环保重锤下,各地企业整顿、停产的消息,层出不穷,随处可见。仿佛一夜之间环保之风吹遍全国,石材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今年4月,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福建省。恰逢2017厦门金砖年,作为厦门东的南安水头,更是难逃其咎。作为中国石材生产第一重镇,上千家石材企业的聚集地,可谓是中国石材产业大环境下的一个缩影。当地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开展环保督察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对整改工作进行高频部署、强力推动,对突出环境问题进行排查整治和执法。
相关数据显示,自水头镇召开石材行业环境专项整治推进会以来,对水头镇辖区内200多家“三无”石材企业和群众反映激烈的中大型企业进行查处,采取切断生产电源措施,强制停产。据了解,仅2-3个月的时间内,官水石一带共关停了近400家石企,其中颇具规模的企业有一二十家。据政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环保督察是常态化,今后只会更严,不会放松,而地方政府的环保整治也不会只是一季风,而是四季风。
▲截至5月28日,第三批中央环保督查7个督查组全部完成督查进驻工作,7个省市共有4018人被问责。其中福建省就有412人。
经济专家认为,所有传统产业的起步阶段都是从粗放加工开始,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资源分配的天平必然出现倾斜,优质的企业获得更多资源,加速发展,而那些缺乏行业自律、严重破坏环境的企业和行业,必然成为社会封杀的对象。
环保,再一次深深地刺痛了石材人的神经。加强环保整治,不让环保成为企业被淘汰出局的生死线,现阶段对石材行业而言,就是当务之急。
危:小作坊们的大江湖
环保整治,使企业苦不堪言。加之近年来,尤其是近两三年,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石材行业,产能过剩、环保重压、市场萎靡等现象已成为当前行业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而此次环保整顿之风,更像是一把悬在部分产能落后或竞争优势不大的企业头上的无情利剑。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小作坊,它们正承受着毁灭性打击。
早在十几年前的水头,开个石材小作坊一夜暴富,不是神话,而是“江湖”。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业态原始落后的小作坊横行。在圈定的地盘里,谁的地盘谁做主,这个江湖便成了聚宝盆。
水头西高速出口附近,小李家的石材异形加工作坊就坐落于此。这位帅气的90后小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石二代,而此时的他却没有往日的朝气,满脸愁容。父母苦心经营着自家小作坊十余年,这家小作坊维系着二十几个家庭的生计。因为这次关停,对工人们做了些调整,有技术的工人继续养着,剩下的都裁掉了。
不仅工人的营生遭受变动,连带着其子女的就学问题也一并受到影响。据在南安石井联通公司工作的吴先生介绍,这一两年石材市场不景气,联通公司的用户少了很多。不仅如此,吴先生还表示,身边一个在石井当地任职小学校长的朋友透露,原本学校里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读,近期一下子涌出来很多说要辍学的。据介绍,官水石周边的石材小作坊的用工多为外来务工人员,环保整顿强压下,小作坊无奈被关停,这些工人只能遣散。跟随父母在外务工的子女,上学问题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些被关停的小作坊,除了类似小李家的异形加工厂,还有不少石材初加工厂。
沿着延平大道两旁的村中小路行走,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巨大的石块,还有大量处于停产状态的石材小作坊。老吴的石材厂就位于这条大道拐进去不远的石井镇苏内村。老吴早前拥有3个石窟、2家石材厂,是村民口中的大款。“我哪里有钱,钱都被客户拖欠着。”采访中,老吴多次对记者叹气说,石窟早被封了,工厂由于管理混乱,粗放式生产,其实没有多少利润。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石井三乡路口周边几个村子的村民,“靠山吃山”办起了大大小小的石材厂,老吴是其中一员。“赚钱太容易了,这一带的村民一直满足于就地取材的粗放式加工模式,很少有人愿意冒险往深加工发展。”石井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长期无序开采和粗放式生产,石粉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2005年前后,百姓怨声载道加之媒体的密集报道,政府自上而下,决定以壮士断腕般的决心,发起一场矿山关停的整治。
老吴的石窟被封了,工厂也在近期整顿中被列为关停对象,谈及此,他显得有些茫然,“就像一个得了绝症的人,只能无奈地等死”。
据不完全统计,诸如小李家的异形加工作坊以及老吴家的石材初加工厂,共有2000~3000家,至少占官水石石材生产加工链的六成。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单打独斗,缺乏联合与合作;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紧缺,缺乏资金实力扩展经营规模;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企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应用水平低;大部分产品质量差,附加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