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四川家具  软体家具  2015家具  明珠  办公家具  家具品牌  家具  涂料无味才安全  红木家具  四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头条关注 » 正文

关于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3  浏览次数:345
核心提示:为进一步推动川渝特色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消费品产业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根据《成渝地区双
 为进一步推动川渝特色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消费品产业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川渝两地联合起草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请于2022年5月6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建议(含修改理由)反馈至我厅。联系人:钟超,028-86265840,邮箱:13891943@qq.com。

附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消费品产业

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推动川渝特色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消费品产业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历史新机遇,以消费升级为导向,围绕健康食品、精品服饰、特色轻工,聚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公共服务等关键环节,统筹推进资源共享、平台链接、产业协同,提升川渝特色消费品工业供给体系质量,加快建设特色消费品产业集群,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川渝特色消费品产业关键环节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能力大幅提升,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发展生态不断完善,品种引领力、品质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彰显,特色消费品产业规模达到2.3万亿元,构建形成区域联动、产业协同、企业共进的全国重要消费品产业制造高地。

二、重点任务

(三)共同打造地道风味的川渝复合调味品产业。依托成渝主轴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和沿长江、嘉陵江、渝遂绵高铁现代高效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渝东北川东北、川南渝西丘陵山地现代农业资源,立足涪陵榨菜、江津花椒、汉源花椒、眉山藤椒、石柱辣椒、郫县豆瓣等特色原料基础,稳步提升原辅料绿色化供应水平,以涪陵、丰都、眉山为重要承载区,打造以乌江榨菜、三和实业、吉香居、川南酿造为龙头的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以江津、合川、涪陵、綦江、双流、郫都、西充、东坡为重要承载区,鼓励聚慧餐调、德庄食品、红福人家、天味食品、千禾味业、丹丹豆瓣等为代表企业,加大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力度,注重药食同源、药味同源功能,拓宽做深细分领域,开发独具特色的火锅油、火锅底料、汤料、酱料等复合调味产品,形成原料绿色化、风味特色化、生产标准化的供给体系,建设全国火锅原料调味品集散地,打造“成渝麻辣经济走廊”。〔责任单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科技局,有关区(县)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有关市(州)政府。两省市列首位的单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四)共同加快建设美食工业化发展高地。围绕米、面、豆、薯等为主要原料的中华传统主食,依托国家优质粮油保障基地、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生态畜牧渔业等特色资源,以建设中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为契机,畅通连锁餐饮门店、团膳类食品生产供应商、本地特色餐饮生产供应商链接,发挥益海嘉里、新希望、王家渡等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大力发展中央厨房模式,推动方便预制菜品类、菜系标准化、深度化、规模化发展,打造“川菜渝味”区域公用品牌。唱响“川渝有面”牌,瞄准安全性、多样性、功能性、便利性方向,以重庆小面、宜宾燃面、绵阳米粉为主要代表,夯实“云阳面”“荣昌粉”“仙特大米”“富乐山小麦粉”等优质原料供给能力,丰富浇头、调味包优质品类,以“品牌+标准”为引领,协同创新风味功能和食物设计,搭建“区域公用品牌+品牌龙头+标杆工厂+协同生产”体系,推动方便速食产品向中高端发展,构建“食在中国,味在川渝”的美食工业化发展新格局。〔责任单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农业农村委、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有关区县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有关市(州)政府〕

(五)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休闲食品产业带。依托川渝及周边肉类、特色果蔬资源,畅通豆类、凤爪等原料供应渠道,大力发展特色豆制品、特色休闲肉制品、特色果蔬休闲食品、中高端乳制品等产品。建设明月山休闲食品产业示范带。顺应渠道协同化、品类多样化、人群精准化、需求健康化趋势,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为指引,重点开展高温挤压、瞬时压差膨化、全营养组配和营养素保持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产品更新速度,着力加大低糖、低盐、低碳水的营养型和功能型休闲食品开发,调整产品结构,推动川渝特色休闲食品营养、健康、质量的全面升级,增强产业韧性和市场竞争力。提升以有友食品、莉莱食品、金星老四川、徽记食品、奇爽食品、张飞牛肉、得益绿色、白家阿宽、成都顶益食品、陈吉旺福、雅娴食品等为代表的区域特色休闲食品品牌影响力,培育全国性品牌。鼓励引进和搭建“品牌+平台+协同”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产供销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责任单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委、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有关区县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有关市(州)政府〕

(六)共同建设国内知名的酒饮茶优势产区。充分发挥四川白酒产业“龙头”优势和川渝名酒企业品牌优势,推动江小白、诗仙太白、“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原酒20强”等川渝优势企业在酿酒专用粮种植、产区建设、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品牌打造、市场拓展、酒旅融合等全产业链展开深度合作,全力构建川渝白酒产业抱团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依托源自青藏高原雪山的龙门山脉、邛崃山脉、秦巴山脉、武陵山脉天然优质水源优势,开发山泉水、气泡水、苏打水、功能性饮用水,打造中国健康好水品牌形象。依托潼南“中国柠檬之都”、安岳“中国柠檬之乡”、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等果品资源,培育发展果蔬饮料产业。发挥中国茶树原产地、茶文化发源地和早市名优茶产业区的优势,强化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和管理,传承创新加工工艺,打造西部夏秋茶示范加工区。推动茶文旅融合,带动茶文化传播、创意与消费发展,做强“天府龙芽”“永川秀芽”等区域公用品牌,共同提升“川渝茶”品牌影响力。〔责任单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委、市科技局、市文化旅游委、市市场监管局,有关区县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有关市(州)政府〕

(七)共同培育西部现代纺织产业集群。推动两地在化纤、染整、纺纱、织造等纺织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共同提升服务下游链条的原辅料供应能力。依托化工原料基础,加强废旧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华峰氨纶差别化纤维、联畅特种纤维、永荣氨纶超仿真纤维等项目建设,支持可降解脂肪族聚酯纤维等可降解纤维材料关键技术装备攻关,推动纤维基复合材料及其他高性能纺织材料产业化,壮大绿色纤维生产规模,提升功能性混纺面料供给,扩大在运动休闲、户外用品、医疗卫生、安全防护、交通工具、建筑工程等领域应用。推广运用绿色印染技术,建立印染资源共享协同机制,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以宜宾、南充、泸州、乐山、大足、潼南等为重点,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纺织产业转移,聚焦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引进技术先进的高品质非织造布、产业用纺织品、家纺用品等龙头企业,提升价值链水平。加强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支持宜宾建设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依托达州、大竹等地苎麻和隆昌、荣昌夏布产业基础,推动苎麻、夏布深加工。〔责任单位:重庆市招商投资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科技局,有关区(县)政府;四川省投资促进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有关市(州)政府〕

(八)共同打造服装服饰等时尚精品名片。依托川中北、川南和攀西三大茧丝优势产业带、黔江蚕桑生物产业基地,持续推进蜀锦、蜀绣、真丝家纺等产业化发展。共建共享双城时尚产业设计师中心、西部服装产业信息中心、中国西部服装定制产业基地和中国西部服装服饰产业承接基地。支持成都建设全国重要的时尚服饰中心,支持巴南建设电商服装生产基地和品牌创新中心。发挥苏美达、尚诚服饰、雷迪波尔、琪达服饰、重回汉唐等龙头企业优势,承接成衣产能转移和国际快消品牌服装订单,形成以巴南、荣昌、万州、成都、宜宾、达州等地为集中承载区,辐射云阳、酉阳、巫山、南充、广安等地的服装订单加工体系,实现订单整合、供应链协同、品牌孵化、产业人才汇集。提升职业装(工装)区域品牌影响力,培育发展民族体育服饰。利用中国(重庆)国际时尚周、成都时装周、工业设计大赛、制版师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不断提升时尚服饰创意设计水平和品牌影响力。发挥成都“中国女鞋之都”和重庆璧山“中国西部鞋都”区域品牌影响力,推动璧山奥康产业园、安岳制鞋产业园转型升级、合作发展。持续壮大荣昌、奉节、苍溪等地眼镜产业规模。〔责任单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市场监管局,有关区(县)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市场监管局,有关市(州)政府〕

(九)共同打造富含城市印记的现代家居文创产业。推动重庆长寿、江津、永川、开州,四川崇州、中江、嘉陵、前锋、昭化等地家具产业开展供应链合作,协同推进中欧(国际)木业城建设,推动两地进口木材供需对接,保障优质原辅料供应。加快顾家家居西南基地、江山欧派家居产业园、中国(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广安前锋智能家居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两地家居行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扩大环保材料应用,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共同提升两地家具制造业发展水平。拓展铝家居使用领域。持续壮大教学家居规模,培育全国知名品牌,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生产基地。鼓励设计公司、生产企业、大型连锁卖场深化合作,加快适应全屋整装模式,有效整合设计、生产、营销环节,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推动行业创新集成,更好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依托川渝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组织两地工艺美术行业开展交流,增强工艺美术品、文创产品与家居、文旅消费融合,鼓励企业开发适应家居消费的文创类周边产品。支持创建国家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品牌,促进产业协同化、特色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责任单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口岸物流办,有关区(县)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口岸与物流办,有关市(州)政府〕

(十)共同提升绿色包装供给配套能力。发挥玖龙纸业、理文纸业、金田纸业、华侨凤凰等龙头企业作用,稳定废纸回收渠道,稳定包装原纸产量供应,支持重点企业实施废纸可替代项目技术改造,进一步集聚下游再加工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包装纸制品生产基地。以重点企业和项目为牵引,引导江津、永川、璧山、乐山、宜宾、泸州等具备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的区市(州)培育发展“以纸代塑”,积极引导市场应用,壮大产业规模。发挥重庆合川“清平十里玻璃城”,泸州合江、江阳日用玻陶集聚优势,加快华兴玻璃、中科玻璃、华艺陶瓷等产能释放,提升日用玻陶包装水平。建立包装行业与食品饮料、美妆、医药等行业对接机制,促进良性竞争,共同提升配套能力。加强新材料应用,扩大纸、玻陶、塑料、金属、竹木等包装领域绿色设计产品供给,推进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建设,促进包装产品回收加工和使用。引导和支持寄递企业和上下游关联企业加大对快递绿色包装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的投入,推动绿色包装标准升级,不断满足电商快递包装新需求。〔责任单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有关区(县)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有关市(州)政府〕

(十一)共同构建多层次全链路产业协同体系。支持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用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探索“揭榜挂帅”方式,支持行业平台型项目建设。以打造“设计之都”为契机,以悦来设计公园、四川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为重要载体,发挥重庆市工业设计产业联盟、重庆消费品工业创新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工业设计智库等机构作用,提升创新设计能力,促进设计成果转化,建设品牌孵化基地。牢牢把握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一带一路”等机遇优势,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探索联合开放新模式,支持川渝两地企业“抱团出海”。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强化区域品牌认证体系建设,提升标准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推动农工商文旅融合,促进特色旅游进工厂、特色消费品进景区。共同策划“川渝造”消费品线上直播活动,支持办好“糖酒会”“四川省消费品精品展”“中国(重庆)国际时尚周”,携手举办“中国(成渝)美食工业博览会”,助力“川渝造”消费品市场拓展。〔责任单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市科技局、市文化旅游委、市市场监管局,有关区县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有关市(州)政府〕

三、保障措施

(十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川渝两省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定期会商,重点任务牵头部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重要任务、专项工程、重点项目,细化具体措施。川渝两省市有关部门及各市(州)、区(县)政府要认真做好本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密切联系协同,确保重点任务有序推进落实。

(十三)精准施策重点突破。落实好现有各项产业政策,优化完善在创新发展、能耗控制、平台项目、品牌建设、主题活动等方面政策措施,提高重点项目政策精准性和支持度。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消费品工业产业引导投资基金。推进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股改上市。有条件的区县可配套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共同推进取得实效。

(十四)加强人才智力支撑。建立消费品领域咨询专家库,增强智库对行业发展的前瞻性引领和决策咨询作用。发挥川渝两地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人才作用,开展联合创新、协同创新。用好两地职业院校资源,大力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支持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开展行业性交流、技能竞赛等活动。

(十五)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支持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对服务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倡导诚信经营,加强先进人才和优秀企业的宣传。强化监管执法,打击假冒仿制、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保护企业劳动成果和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四川省家具制造业协会《章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蜀ICP备15000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