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家居行业又迎来了一个大底。业内默认,如2008年那样快速反弹,几无可能。一面是利润削薄、竞争愈发激烈的“新常态”,一面是隐于四周、贪婪的盈盈绿眼……未想明方向的业者今年会异常焦虑,而另一些勇士却早已磨刀霍霍,或断臂求生或冲关斩将。
■年度思考
2014年似乎过得特别快。此前,我们没有听说过“新常态”。这个词汇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彻底结束,同时也明确表达出政府不会再为GDP数字大规模追加投资的决心。房地产挤压泡沫,家居业岂能独善其身?
在这种大势之下,家居行业的业绩普遍下滑,曾经的成功经验彻底失效,良莠不齐的互联网思维又在周边不断叫嚣……许多企业陷入了焦虑。
不过,站在潮头的人,总能率先看到风云漫卷,也会及时调整动作和方向。那么,就让我们盘点一下,经历了第一轮冲击,家居行业的领军者们有了怎样的趋同认知吧。
增长降速成为常态
2014年初,很多企业制定的年度目标都比较高,甚至一些企业一季度增长乐观,还有主动调高了指标。但从二季度起,销售开始下行,春夏之交,厂商普遍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寒意。近一个月来,京华时报记者采访了多家业内知名企业,能够私下里对增长表示满意的老总是凤毛麟角。通常,这样的企业基数较低,绝大多数企业都在经历这增长的降速,甚至是十几年未出现过的负增长。
与2007年、2008年那次经济触底时的忧心忡忡不同,面对此轮经济下行,家居行业的承受能力明显加强。尤其是政府提出“新常态”观点之后,企业开始迅速适应并主动调整心态,中速、稳定、健康成为默认的主流发展方向。
而面对商户的失落情绪,以居然之家总裁汪林朋为首的一批大佬,提出了较为积极的观点——日子与原来比确实不好过了,但是放眼整个经济周期,中国的经济增速在世界领域内依然位居前列,人们改善生活品质的需求也不会改变,因此家居行业还是阳光产业。
互联网化不是网销
作为资本和互联网未成功撬动的最后一块领域,近三年来,家居行业经历了各种理论、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冲击,甚至也真金白银往浑水里投过。
三年前,业内听到“狼来了”的喊声就紧张,那是缘于对互联网变革效应的不熟悉。两年前,家居行业的普遍做法是堵,就算没想明白,我也得干。一年前,业内人士开始冷静思考了,喊得响未必等于做得成。谈颠覆,你的真正目的,也许是为了搅局、让对手阵脚自乱;也许是为了制造题材,在资本领域套利。
所以,2014年,有个性特征的企业反倒不焦虑了。首先,是想清楚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强化优点,避免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其次,不逆大势,拥抱互联网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积极融合,但要避免染到互联网“浮夸”、“贪婪”的毛病。
总之,电子商务不等同于网销,短视、造假、忽悠终难长久。虽然,目前尚无公认成功的模式,但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业者认可。家居行业的老板们相对务实,他们更喜欢做好了再说,比较排斥那种还只有个模型就开始大力炒作的态度。他们投了很多钱,强化产品、提升服务,让消费者更便利。但表面上,也许你还看不到什么,只是风轻云淡。
有一句话说得好,谁真让消费者爽,消费者就为谁买单。
转变思想迫在眉睫
正如曲美家居董事长赵瑞海所言,目前很多企业都处于“两难”境地:进退维谷,取舍两难。
中国家居企业的现状是,普遍粗放、长久以来未被纳入经济管理的正规序列,与真正的现代化企业相去甚远。其实,战胜困难、迎来新一轮发展的办法是客观存在的,但很多企业自上而下缺乏改变传统观念的勇气和智慧。比如,打破固有的利益体系,比如做阳光企业、补足各种税费。
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国家居市场总体趋冷,进入品牌加速淘汰阶段是不争的事实。资源不再紧缺,产能过剩,各项信息逐步透明。如果还守着老方法,那企业遇到的恐怕就不是简单的降速问题了,你不变、你不战,只会遭遇更多的内、外揪斗。2014年,一些企业的突然死亡为业内敲响了警钟。即便你形态、结构良好,也可能因策略失误导致所有辉煌一夜崩塌。
“没有一个曾经的领军者愿意沦为平庸”,“欲想成功,必先自宫”。这分别是业之峰董事长张钧和博洛尼CEO蔡明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说的话。“已经想明白了,还要劝服很多人。”在他们的眼神中,记者看得到那种为荣誉而战的坚定和兴奋,而他们也正在着手对战略进行大变革。比如,蔡明敢大声喊“博洛尼就是要做便宜”,比如,张钧开始大刀阔斧砍他原来引以为豪的总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越是困难之时,越有机会。从长期来看,通过本轮考验,老板们的思想和境界会放生质变,那么家居行业会出现很多真正的企业家。
■预测2015
品牌淘汰行将加速
一轮采访下来,听了很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主张和对策,但也有一些判断方向相同。
比如,已形成自身特点和文化的企业,受外界变化的冲击较小。纯做高端或纯做低端的企业,日子都不会太难过,不好受的是中间层,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
此外,渠道构成会发生变化,会继续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会出现多种新形式,很多企业的利益体系会改变。更多资本盯上了家居行业,无论是倒闭还是谋发展,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收购、兼并会进一步加快。传统品牌经过两年积淀,已经摸索了一些适应自家的方法,15年会正式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