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专家胡德生详解古典家具结构部件装饰(续)
日期:2025-08-22 23:37  点击:428
明式家具的部件大多在实用的基础上再赋予必要的艺术造型,很少有毫无意义的造作之举。每一个部件,在家具的整体中都用得很合理,分析起来都有一定的意义,既能使家具本身坚固持久,又能收到装饰和美化家具的艺术效果,更重要的是它主要以满足人们日常起居生活的需要为目的,这便是部件装饰的基本特点。罗锅枨加矮佬罗锅枨罗锅枨不口矮佬通常相互配合使用,其作用也是固定四腿和支撑桌面。这种部件,都用在低束腰或无束腰的桌子和椅凳上。所谓罗锅枨,即横枨的中间部位比两头略高,呈拱形,或曰“桥梁形”,现在南方匠师还有称其为“桥梁档”的。在北方,人们喜欢把两头低中间高的桥用人的驼背来形容,称“罗锅桥”,因而把这种与罗锅桥相似的家具部件称为罗锅枨。在罗锅枨的中间,大多用较矮的立柱与上端的桌面连接。矮柱俗称矮佬,一般成组使用,多以两只为一组,长边两组,短边一组。罗锅枨的造型,在结构力学上的意义并不大,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加大枨下空间,增加使用功能,同时又打破那种平直呆板的格式,使家具增添艺术上的活力。霸王枨霸王枨霸王枨是装饰在低束腰的长桌、方桌或方几上的一种特殊的结构部件。形式与托角牙条相似,不同的是它不是连接在牙板上,而是从腿的内角向上延伸与桌面下的两条穿带相连,直接支撑着桌面,同时也加固了四足,这样就可以在桌牙下不再附加别的构件。为了避免出现死角,在桌牙与腿的转角处,多做出软圆角。霸王枨以其简练、朴实无华的造型,显示出典雅、文静的自然美。搭脑衣架龙纹搭脑衣架龙纹搭脑搭脑,是装在椅背之上,用于连接立柱和背板的结构部件,正中稍高,并略向后卷,以便人们休息时将头搭靠在上面,故称搭脑。其两端微向下垂,至尽头又向上挑起,有如古代官员的帽翅,这种造型属四出头式官帽椅。南官帽椅的搭脑向后卷的幅度略小,还有的没有后卷,只是正中稍高,两端略低,尽端也没有挑头,而是做出软圆角与立柱相连。屏风帽子屏风帽子,是装在屏风顶端的一种构件,其结构对屏风的牢固性有重要作用,装饰性亦很强。屏帽正中一般稍高,两侧稍低,至两端又稍翘起,形如僧人所戴的帽子,故又称“毗卢帽”。大型座屏风陈设时位置相对固定,挪动的机会一般不多,屏风插在底座上之后,尽管屏框间有走马销连接;仍显势单力薄,而屏帽能把每扇屏风进一步合拢在一起,达到了上下协调和坚实牢固的目的。屏帽由于表面宽阔,也是得以施展和发挥装饰艺术的部位,人们多在屏帽上浮雕云龙、花卉和各样卷草图案。由于屏帽的衬托,使整个屏风显得更有气势。托泥框式托泥与龟脚框式托泥与龟脚托泥,是装在家具足下的一种构件,形式一般随面板形状而定,有方、长方、圆及四、六、八角,梅花,海棠诸式,雕刻花纹的不多。托泥的使用也有个大体规律,一般曲腿家具使用较多,如:三弯腿圆凳、香几、鼓腿澎牙方凳等。托泥既对腿足起保护作用;也有上下呼应,协调一致,增加稳重感的效果。(撰文/图:中华木工委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胡德生)(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红木内参”微信公众号)(来源:微信红木内参)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8/22 23:3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