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看中华木作设计年会最接地气的文化盛宴
日期:2025-08-22 07:32  点击:562
伴随着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步伐,由中华木工委木作设计委员会和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共同主办的2015首届中华木作设计年会系列活动于2015年9月26日在北京拉开了帷幕。由于适逢北京红博馆建馆4周年,年会主办方将活动场地及启幕仪式现场设在了红博馆前广场,和风丽日下,高大的舞台为广场增添了喜庆气氛。中华木工委领导、部分中华木工委红木产业主席团主席、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师生代表、国内木作设计方面的专家、知名设计师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新中式家具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后,系列活动也以此展开。作为系列活动的核心内容,“首届新中式家具比美大赛暨购销洽谈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厂家和经销商。近两年,新中式家具作为红木家具的一支新生力量异军突起,赢得了一大批中青年消费者的青睐。但由于对“新中式”概念理解上的差异,致使设计思路及产品形态千差万别。面对这种差异,行里行外其说纷纭。“比美”,实际上既为展示,也为交流,更多的是让经销商和消费者去评判。同时,也便于专家就现状发表意见。这其中,既有对传统经典款式温和的改良,也有大胆的颠覆;有的沿袭名贵材料,更多的是使用了性价比更好的新材。总之,新中式家具,美在创意,美在创新。比美赛也吸引了不少经销商前来“淘宝”,山东的一位美女老板做了几十年红木古典家具销售,她对记者说,她这次来,是想选择了一个新中式品牌做代理。“现在行情不太好,进店的客人少,我想用新中式带点人气。新中式家具不贵,一次投入不算大,即使卖不动也亏不了。”像她这种打算试水的经销商,在这次展会的观众中不算少数。同期开幕的“中央美术学院家居用品设计专业学生作品展”以清新的设计风格吸人眼球。近百幅设计图稿,是2013—2015学生的部分作品,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显现出年轻一代的创意活力及个性设计功力,颇具视觉冲击力,许多红木企业的设计师觉得深受启发。“新中式家具设计与市场趋势高峰论坛”是活动的重头戏。业内资深媒体人、策划专家、中华木工委主任赵夫瀛,中华木工委学术委员会主任胡德生,中华木工委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德祥,中华木工委木作设计顾问、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江黎,中央美术学院“新中式家具”课题组负责人扈秀丽等国内一线专家、学者以及中华木工委木作设计委员会副主任、新中式家具知名设计师、深圳杰申设计创始人潘再生,软装配饰设计师邓景月,深圳宜雅泰和园总设计师邵湘文等知名设计机构和设计师代表等出席论坛并发言。论坛由中华木工委主任赵夫瀛亲自主持,发言者忌套话、空话,讲实话、真话,既有对相同观点的喝彩,又有对不同意见的争论。特别是对“新中式”的概念、新中式与榫卯结构、新中式与文化传承,及对新中式家具的审美评价标准等具体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论坛会200余分钟,中间无休,但与会者都感觉到意犹未尽。活动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华灯初上时,冷餐会及红木企业家与家具设计师对接交流会在五星酒店——北京京瑞大厦举行,伴随着女子乐坊的《花好月圆》开场曲,优雅、轻松的氛围弥漫开来,红色胸签的“企业家”与绿色胸签的“设计师”相互交换名片、加微信好友,互致中秋问候。主办方的“为设计师与企业牵线搭桥”的初衷,看来有了圆满的回报。10月27日是中秋节,主办方还给参会代表们送去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参访设计周主会场之一的798和751艺术区,代表们在感受到跨界艺术氛围的同时,更激发了创意灵感。此次2015首届中华木作设计年会系列活动从多方面推动了“新中式”的理解和交流,必将为红木界的发展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木内参》特约通讯员 肖工/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红木内参”微信公众号)(来源:红木内参)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8/22 07:32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