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探秘唐代茶圣陆羽:不羡功名唯羡水
日期:2025-07-28 13:59  点击:142
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因其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被遗弃于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不知其父母是何许人,后被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竟陵(湖北天门县)西门外西湖之滨拾得并收养。稍大一些,他接触到了《易经》并用它为自己占卜,占得“渐”卦,卦辞写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意思是鸿雁飞于天空,羽翼翩翩,雁阵齐整,四方皆为通途。于是按卦词由智积禅师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九岁时,陆羽性格中不羁的一面显现出来。虽处佛门净土日闻梵音,但他并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有一次智积禅师要他抄经念佛,陆羽却问:“释氏弟子,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人能称有孝吗?”并公然称“羽将授孔圣之文。”住持闻言,颇为恼怒,就用繁重的“贱务”惩罚他,迫他悔悟回头。陆羽被派去“扫寺地,洁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陆羽并不因此气馁屈服,求知欲望反而更加强烈。他无纸学字,以竹划牛背为书,偶得张衡《南都赋》,虽并不识其字,却危坐展卷,念念有词。智积禅师知道后,恐其浸染外典,失教日旷,又把他禁闭寺中,还派年长者管束。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智积禅师吩咐陆羽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明白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茗茶端到师父面前时,智积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哪知命运多舛,陆羽下山后并未从学,竟进戏班当了丑角演员,兼做编剧和作曲。不成想竟因祸得福遇到贵人,竟陵太守李齐物看到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不但赠以诗书,还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处学习。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是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崔与羽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天宝十五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堼牛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闭门著述《茶经》。茶的秘密被写进了三卷十节,不过7000字的《茶经》里,陆羽秉承神农衣钵,凡茶都亲历其境、“亲揖而比”、“亲灸啜饮”、“嚼味嗅香”,尽显虔诚姿态。期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狷狂不让李太白。陆羽品水,已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唐代宗时期,湖州刺史李季卿赴任途径维扬(今江苏扬州),当时陆羽正逗留于扬州大明寺。李季卿颇喜茶道,陆羽茶名冠绝天下,早就心向往之,便邀他随船同行。当船抵镇江附近扬州驿时,泊岸休息。御史对扬子江南泠水泡茶早有所闻,又深知陆羽善于评茶和品水,于是笑着对陆羽说:“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江南泠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陆羽对李季卿说:“大人雅意盛情,余理当奉陪品饮,只是今日风大浪涌,况时辰将过午时,恐取水有难。”原来,南泠水正处于长江漩涡之中,通常只有在子、午两个时辰内,用长绳吊着铜瓶或铜壶,深入水下取水。倘若深浅不当,或错过时间,均取不到真正的南泠泉水。但此时李季卿决意要品尝一下“佳茗美泉”,立即派出一位可靠军士备下打水器皿,赶在午时前去南泠取水。军士取水归来后,陆羽“用勺扬其水”,便说:“江则江矣,非南泠者,似临岸之水。”军士分辩道:“我操舟江中,见者数百,汲水南泠,怎敢虚假?”陆羽一声不响,将水倒掉一半,再“用勺扬之”,才点头说道:“这才是南泠之水矣!”军士听此言,不禁大惊,“蹶然大骇伏罪”,军士没想到陆羽有如此品水本领,不敢再瞒,只好实言相告。原来,因江面风急浪大,军士取水上岸时,因小舟颠簸,壶水晃出近半,于是用江边之水加满而归,不想竟被陆羽识破,连呼:“处士之鉴,神鉴也!”李季卿见此番情景,对陆羽鉴水之能惊叹不已。他恳切地说:“处士有如此眼力,可否对品尝过的水作一评价?”陆羽提出宜茶之水,以“楚水第一,晋水最下”。御史即命人把陆羽口授的茶水品第按次记下,以下即是陆羽排出的宜茶之水二十等次:第一,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二,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三,蕲州(今湖北浠水一带)兰溪石下水;第四,峡州(今湖北宜昌附近)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第五,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六,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七,扬子江南泠水(今江苏镇江一带);第八,洪州(今江西南昌一带)西山西东瀑布水;第九,唐州(今河南泌阳)柏岩县淮水源;第十,庐州(今安徽合肥一带)龙池山岭水;第十一,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二,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三,汉江金州(今陕西石泉、旬阳一带)上游中零水;第十四,归州(今湖北秭归一带)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五,商州(今陕西商县一带)武关西洛水;第十六,吴淞江水;第十七,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八,郴州圆泉水;第十九,桐庐严陵滩水;第二十,雪水。陆羽崇尚天然、淡泊名利,过着一种理想化的洒脱不羁的浪漫人生,恰与茶、水的性格和谐一致。《六羡歌》中的“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正是他的人生写照。《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陆羽著《茶经》泽世至今,虽从未出仕做官,清名却被万古传颂。(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7/28 13:59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