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全家进京“变味儿”:沪门店人气单品难觅
日期:2015-02-04 14:40  点击:817

棾家便利店(以下简称“全家”)去年终于进京了,但是全家的粉丝们在激动过后发现,此全家非彼全家,上海门店里那些人气单品并没有出现在北京的货架上。可以理解的是,便利店在每个区域都会做本土化调整;不可忽视的是,便利店规模化发展应首先注重供应链的打造。

承压进京

去年10月,全家机场4家门店开业。虽然对于便利店行业来说,北京并不是一个适宜之地,但超一线城市规模和巨量的人口让这个市场变得炙手可热。不过,第一批亮相北京的全家与其在上海、成都的门店有很大差别。

一位经常来往于京沪两地的消费者表示,在上海全家门店经常能买到的小食品、便当在全家北京机场店并不多见。据该店店员介绍,该店以瓶装水商品销售为主,主要为了满足机场工作人员需求。据了解,全家机场店内有超过1000种商品,饮料、食品、预包装食品、生活用品等。

全家2004年进入内地,首先选择上海,之后进驻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华东、华南和华西是全家集中发展的市场。对于北京市场,全家为它的姗姗来迟付出了一定代价,机场的物业租金成本要远高于社区店或者街边店。有业内人士估算,全家在机场的租金大约为每日每平方米50元。

据介绍,自2008年T3航站楼完工后,首都机场全面实施招投标方式引进商业项目品牌,单独的商业谈判方式被取缔,竞争激烈、租金水涨船高,原先年销售额保底5000万元能收回成本的商户,现在必须达到至少1亿元以上的年销售额才能保底。但机场店也兼顾了宣传效果,例如星巴克将它标志性的第500家店开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全家方面表示,北京作为全家在华北重点关注的区域之一,计划未来五年内,将在北京开设100家门店,为更多北京市民提供“家”式服务。

本地化调整

上海尚益咨询总经理胡春才介绍,连锁便利店在各个城市会根据区域不同、消费习惯和便利条件进行相应调整,比如写字楼下的便利店不可能找到酱油和盐。据了解,全家品牌的商品部和鲜食部跑遍了北京的大小零售渠道,研究什么样的商品组合和品牌是当地消费者喜欢的,包括他们吃东西的习惯、方式和口味。

但是北京市场的难题更为严重一点,便利店行业的布局规律一般为每隔500米开设一家便利店,但北京的街道过于宽阔,不可能实现走路三五分钟就可以达到。另外物业设施比较少,可开店条件比较局限。在广州和上海,地铁站、小区楼下是便利店的优选之地,但在北京选择面缩窄到商业物业中。

在申请各项执照方面,北京比其他地方更严格。比如,机场店铺对进驻商品有限制,因此全家的“秘密武器”关东煮和便当无法售卖。同时,现炒快餐业务的批准成功率也很低。不过,此前市商务委发布的新政策鼓励发展社区商业便民服务连锁门店,对全家及其他连锁便利店品牌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全家方面表示,便利店整体产品种类在2000-3000个左右,同时各店铺根据其所在商圈属性,可调整店铺的商品种类。因此,未来随着全家门店在北京数量的增加,将考虑加入更多的本地化京味特色。

供应链先行

除了消费习惯、客群,以及政策限制外,决定商品是否出现在便利店货架上的还有供应链。据介绍,全家在上海800多家门店背后有3家鲜食厂支撑。支撑一家鲜食厂生存差不多需要200家便利店。而7-11在北京经营了十年总共才开了100家门店。7-11只把产品研发功能握在手中,将物流等环节外包,减少了进入新城市的成本。

在胡春才看来,便利店行业讲究规模优势、密集型开店,这样才能带动供应链。比如,全家在首都机场一次性开出四家店。另外,在上述人士看来,虽然全家在进入北京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但在寻找供应商上与上海成熟的供应商体系相比还有差距,这就直接导致消费者在北京和上海门店看到的商品有所不同,感受到的便利程度也有不同。

国内一家便利店品牌人士表示,“全家作为后进入者,无法一下找到足够多、足够好的位置,如果一次就开一两个店,没有规模效应,管理效率、物流仓储效率也会很低。供应链跟不上,原有的优势区域大部分供应商都无法覆盖到北京,尤其是能形成全家特色的产品”。

亿邦微信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6 06:46
首页 刷新 顶部